信息來源: 作者:佚名 發布日期:2015-12-17
1、什么是側腦室增寬?
側腦室寬度是預測胎兒神經系統功能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是產前系統超聲檢查的常規項目;在妊娠16-38周內,正常的側腦室寬度一般為7.6mm±0.6mm,當胎兒側腦室體部寬度達10~15mm,稱為輕度側腦室增寬 (MVM,),在中晚孕期發生率約1%;若胎兒輕度側腦室增寬未合并其他任何結構異常時則稱為孤立性輕度側腦室增寬 (IMVM,);若側腦室寬度超過15mm則為胎兒腦積水;約60%的病例為單側輕度側腦室增寬,約40%的病例為雙側輕度側腦室增寬。
2、導致側腦室增寬的可能原因是?
其發生機理多種多樣 ,很多時候可能為胎兒的正常變異,也可以是中樞神經系統異常所致,也可為全身其它系統發育異常的一種顱內表現 ,如染色體異常、病毒微生物感染等。
3、胎兒側腦室增寬和那些染色體異常相關?
研究認為輕度側腦室增寬提高了染色體異常的檢出率,而最多見的為21三體異常,而不同人群中,IMV胎兒染色體核型異常的發生率大概在3-15%,是普通人群的9倍左右。
4、胎兒側腦室增寬和宮內感染有關系嗎?
IMVM的致病病因還包括弓形蟲感染、巨細胞病毒及風疹病毒感染等,在少數病例中也可發現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因此有必要對IMVM病例進行介入性產前診斷進行弓形蟲、巨細胞病毒-IgM檢測,甚至PCR定量檢測。
5、發現胎兒輕度側腦室增寬,我們需要做哪些檢查?
當發現胎兒側腦室增寬,需要去產前診斷中心進行詳細的超聲評估及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以排除顱內、脊柱異常、以及心臟等其他結構異常,必要時行MRI檢查以輔助診斷;若診斷為胎兒孤立性側腦室增寬,需要取羊水或臍血行胎兒染色體檢查,必要時行基因芯片分析;可疑TORCH-IgM中某些指標陽性的病例,需要同時進行羊水弓形蟲、巨細胞病毒-IgM檢測。
6、胎兒輕度側腦室增寬,與胎兒性別有關系嗎?
沒有循證醫學證據發現不同性別之間胎兒側腦室寬度的差異以及臨床預后方面的差異。
7、胎兒輕度側腦室增寬,出生后會智障嗎?
總結多個研究發現側腦室寬度10-12mm的的胎兒92%以上有正常預后,而側腦室寬度在13-15mm 的胎兒僅有82%預后良好;對于孤立性側腦室增寬的胎兒需要兒科醫生的配合,為患兒進行長期的定期生長發育評估、智力發育評估及顱腦內MRI等相關檢查,研究發現側腦室增寬對胎兒運動功能的影響比認知能力影響更加明顯;胎兒單側輕度側腦室增寬與雙側側腦室增寬預后無明顯差異。
8、發現胎兒輕度側腦室增寬,孕婦怎樣做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當超聲提示胎兒側腦室增寬時,不要驚慌,不必盲目終止妊娠,而需要去產前診斷科就診,聽取專科醫生的意見,進行胎兒染色體(必要時基因芯片檢查)及宮內感染檢查;若無異常,每3-4周復查一次B超至胎兒出生,26周后可行顱腦MRI檢查,以排除顱內其他結構異常。出生后可兒科門診定期隨診,評估新生兒、幼兒生長發育及智力發育情況。
上一篇:剖宮產疤痕部位妊娠你了解嗎?
下一篇:準媽媽最關心的用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