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兒童康復科 作者:張康 發布日期:2018-07-26
電子灸是根據艾灸的原理,結合現代電子計算機技術和磁療方法而發明設計的,較傳統艾灸有減少煙霧和燙傷的發生的優點。它主要是通過調節陰陽之偏,促使機體功能活動恢復正常,發揮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淤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廣泛應用于內外婦兒各科的急慢性疾病。本月兒童康復科已開始開展電子灸治療了。
主要適應癥:
1、流感、哮喘(熱性哮喘和對艾草過敏的患者除外)、咳嗽、支氣管炎等。
2、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頸椎病、偏頭痛、各種腰腿痛和關節痛等。
3、胃痛、各種腸炎、胃下垂、脂肪肝、肝炎、腎炎等。
4、骨折復位后和急性扭傷治療及恢復期。
5、婦女卵巢囊腫、宮冷、痛經、子宮下垂、功能性子宮出血,乳腺腫瘤等。
6、中氣不足及婦女更年期引起的顏面早衰、渾身無力、精神倦怠、自汗盜汗等
7、貧血、低血壓、白細胞減少等。
8、增加食欲、提高免疫功能;
9、減肥:民間早有以艾灸之法瘦腰減脂,腰腹肥胖者不必改變平時的飲食習慣,每日溫灸腰腹部1-2次,連續幾周后即可收到明顯的減肥效果;
10、灸法大補,為養生要術,無病者常灸之可氣血充盈、青春美容、身強體健、延緩衰老。
禁忌癥:
1、某些傳染病(猩紅熱、麻疹、丹毒、傳染性皮膚病者),白喉、大葉性肺炎、及傷寒者。高熱、昏迷 抽風期間等。
2、凡屬實熱證或陰虛發熱、邪熱內熾等證,如高熱、高血壓危象、肺結核晚期、大量咯血、嘔吐、嚴重貧血、皮膚癰疽療癤并有發熱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療法。心悸、心動過速、血壓過高者、中風早期者。
3、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大血管處、眼球、心臟部位等不要施灸。
4、極度疲勞,過饑、過飽、酒醉、過勞、大渴、大驚、大恐、大怒者、大汗淋漓、情緒不穩,忌灸。
5、艾葉過敏者(聞到艾灸氣味出現嘔吐、 憋氣、頭暈、連續打噴嚏、咳嗽等癥狀),經常性的皮膚過敏者。
6、無自制能力的精神病患者等。
7、幼兒囟門未閉合前的囟會穴及身體極度衰竭、形瘦無力的人、皮膚不健康者忌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