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作者:易羅婕 發布日期:2015-04-10
新生兒肺炎是最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寶寶越小越易患病,多發生在出生1-2周后,一年四季都可發生。越早發現,越容易治愈,還不會留任何后遺癥,更不易復發,所以,早早發現是關鍵!
癥狀
新生兒肺炎往往表現為鼻塞、咳嗽、發熱、精神萎靡、嗆奶、不哭、口吐細白泡沫、呼吸淺等表現;口周或肢端可見青紫,其他部位皮膚發灰或蒼白;嚴重者可呼吸暫停。
父母要注意觀察新生兒的一般狀況。當寶寶吃奶困難、驚厥、嗜睡、喘鳴、發熱或體溫不升時,均應立即意識到寶寶患了較重的疾病,必須立即去醫院明確診斷并及時治療。而要判斷是否患了肺炎最簡單的辦法是數呼吸和觀察胸凹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控制規劃(ARI)方案所定:當小于兩個月的嬰兒,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的呼吸次數大于或等于60次,可視為呼吸增快;如果數兩個1分鐘均大于(或等于)60次可確定此患兒呼吸增快;小于兩個月的嬰兒吸氣時可見到胸壁下端明顯向內凹陷。這是由于患肺炎時,寶寶需要比平時更用力吸氣,才可完成氣體交換所致。如果新生兒既有呼吸增快又有明顯胸凹陷,就可診斷為重度肺炎,必須住院治療。
類型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期常見的一種疾病,在寶寶出生前后的不同時期,由于致病原因不同,肺炎的類型也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吸入性肺炎,一類是感染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包括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糞吸入性肺炎和乳汁吸入性肺炎。前兩種肺炎主要發生在寶寶出生前和出生時,由于種種原因引起的,這兩種肺炎都比較嚴重,寶寶一出生就有明顯的病癥,需要住院治療。
父母應注意的是乳汁吸入性肺炎。由于新生兒,特別是一些出生時體重較輕的寶寶,口咽部或食道的神經反射不成熟,肌肉運動不協調,常常發生嗆奶或漾奶現象,乳汁被誤吸入肺內,導致寶寶出現咳喘、氣促、青紫等癥狀,誤吸的乳汁越多,癥狀越重。
因此,父母在給寶寶喂奶時一定要仔細,如果用奶瓶喂奶,奶嘴的孔要大小合適,喂奶時寶寶最好是半臥位,上半身稍墊高一點。喂奶后輕輕拍打寶寶背部,排出胃內的氣體,再觀察一會兒,發現有漾奶現象時,應及時抱起寶寶,拍拍后背。如果寶寶嗆咳比較嚴重,并有發憋、氣促等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