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作者:劉俠君 發布日期:2016-09-23
小兒肺炎為什么一般都需要輸液?<?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肺炎是兒童的多發病和常見病,盡管現代醫學非常發達,它仍是致兒童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兒童由于免疫功能尚未發育完全,呼吸道局部的免疫能力也明顯弱于成人,因此對成人來說微不足道的上呼吸感染也很容易引發兒童肺炎,而兒童肺炎未得到有效治療,可引發嚴重并發癥如膿胸、肺大皰,還可并發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因此,兒童肺炎相較與成人變化快,更危險,治療需要更積極些。
靜脈用藥的優勢
大多選擇輸液是因為經靜脈輸液藥物的吸收率是100%,能夠更快更好的發揮藥效殺死病菌,而且同時可以補水分、葡萄糖和電解質來彌補兒童肺炎期間因食欲下降導致營養物質的攝入不足。
口服藥治療的缺陷
1、藥物經胃腸不能完全吸收,吸收后還要經肝臟代謝藥效又要損失一部分,最終到血液中可能只有50~80%。
2、一般沒有針對耐藥菌相同的口服藥抗生素劑型,如果孩子是耐藥菌感染必須得靜脈使用。
3、口服抗生素相效靜脈用抗生素種類少,級別低,醫生可選擇的范圍小,如果孩子病情重,這些藥不能有效控制病情。
4、服藥胃腸反應大,口味不好,患兒依從性差。使用口服藥治療有可能病情得不到控制反而加重,最后還得輸液,得不償失了。
因此,為了避免肺炎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后果,一般會酌情采用輸液處理。
醫生是怎樣選擇藥物的?
引發肺炎的病因有細菌、病毒、支原體、真菌和其他病原體。臨床上普通輕癥的肺炎大部分是由病毒、細菌引起的,但絕大多數重癥肺炎是由細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合并細菌感染所引起的,需要抗生素治療。
肺炎治療的原則理論上是根據不同的病原體選擇藥物
1、細菌性肺炎:多用青霉素或頭孢菌素;嚴重耐藥的用亞胺培南、萬古霉素等。
2、病毒性肺炎:目前沒有理想的抗病毒藥物,一般是選用中成藥制劑、阿糖腺苷、干擾素等。
3、肺炎支原體肺炎:應首選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紅霉素、阿奇霉素等。
4、真菌性肺炎:用兩性霉素、伏立康唑、氟康唑等。
雖然理論上是分病原體治療,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需要臨床經驗指導用藥。因此,肺炎并不是一個簡單明了的疾病,其治療也不都是一帆風順的。
肺炎的療程是多久?為什么醫生要堅持按療程治療?
肺炎的治療需要一個鞏固階段,千萬不要急于出院或過早停藥。至少一個療程,哪怕輸液兩天后癥狀都消失了,也要堅持輸液輸夠一個療程。因為肺炎治療療程是根據病情好轉的情況療效來決定的,并非一成不變的,原則上是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后3天,這是因為雖然表面上看已經沒有癥狀了,但肺內的細菌并沒有完全消滅干凈,如果不繼續治療,有死灰復燃的可能,很多家長由于顧慮藥物的副作用,往往孩子一有好轉就急著停藥,結果停了幾天又開始加重了,又得重新開始治療,不但增加了孩子的痛苦、延長了治療時間,而且更容易引起細菌耐藥。
出院后是否需要藥物鞏固?
肺炎住院是是否需要藥物鞏固治療是依照出院當時的情況而定的,如果出院時已經完成了療程,臨床癥狀基本消失2~3天,可以不帶藥回家鞏固,如果出院時并未達到療程,還有輕微癥狀,會要帶藥回家鞏固。
上一篇:新生兒沐浴法
下一篇:孩子注意力不集中,6招輕松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