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超聲科 作者:粟澤平 發布日期:2019-04-30
近日值班期間,接診幾例以急性腹痛就診的患兒,經超聲檢查診斷為腸套疊。
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并導致腸內容物通過障礙。典型腸套疊患兒常表現有腹痛、嘔吐、便血(果醬樣大便)、肛門停止排氣等,觸診可發現腹部臘腸樣包塊。
根據發病原因,腸套疊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腸套疊多發生于嬰幼兒,是 3 歲以內嬰幼兒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繼發性腸套疊則多見于成人,多與器質性疾病有關(尤其是腸息肉和腫瘤)。胃腸道的任何部位均可發生腸套疊,
嬰幼兒若出現陣發性嘔吐、哭鬧或血便等癥狀時,臨床上常首選超聲檢查以明確有無腸套疊。超聲上,腸套疊的表現包括:橫切呈“靶環征”,縱切呈“套筒征”。若套疊時間較長,可見系膜淋巴結腫大,腸壁水腫等,部分可合并腹腔積液。此外,超聲還可發現誘發腸套疊的機械性因素,如腸息肉,腸重復畸形,梅克爾憩室等。
上一篇:【健康科普】得了麻疹,該怎么做?
下一篇:麻疹預防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