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作者:劉桃 發布日期:2016-05-13
看著衛生巾上那一點點血跡,小楊嘆了口氣,這半年來,盡管“大姨媽”每月都準時報到,可量少了很多,每次都是打聲招呼就走了,之前,小楊還以為是流產后沒有休息調養好,一直都好吃好喝的養著,上班都不敢太勞累了。可養了半年,怎么經量一點都沒有增多呢?于是來到我院婦科門診就診,醫師告訴她是宮腔粘連引起的。
什么是宮腔粘連?為什么會引起經量變少呢?對以后懷孕有沒有影響?該怎么治療?讓我們一起走進宮腔粘連的世界吧!
宮腔內膜是一個嬌嫩的組織,每月都要脫落-再生,如果外在的機械創傷和炎癥損失子宮內膜基底層,內膜的再生功能喪失,內膜組織被瘢痕組織代替,導致宮腔部分或完全封閉,并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經量減少,閉經伴周期性腹痛,流產及不孕不育。
引起宮腔粘連的常見病因:
宮腔操作史(90%):人工流產、引產清宮、子宮肌瘤剔除術、診斷性刮宮、剖宮產等。
宮腔內感染:子宮內膜炎(其中子宮內膜結核是引起宮腔粘連的顯著高發因素,若未正規治療,往往導致重度粘連)
子宮先天畸形,遺傳因素?
其他:子宮血管栓塞及放療后的并發癥等
常見的檢查方法:
1、超聲檢查:超聲表現宮內膜回聲厚薄不均或連續性中斷,部分患者宮角顯示模糊合并局限性宮腔積液,婦科三維超聲能夠清晰地顯示粘連的位置、范圍,為臨床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是臨床診斷宮腔粘連的首選檢查方法。
2、宮腔鏡檢查:可以清楚的直觀了解宮腔內膜的病變。
宮腔粘連導致宮腔形態改變,內膜損傷,會影響胚胎著床導致不孕,或胚胎著床后影響胚胎發育從而出現反復流產及早產等。因此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經量減少或閉經時應積極尋找原因明確診斷,若確為宮腔粘連應積極治療。
上一篇:產后媽媽應注意“意外”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