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婦科 作者:瞿貞琦 發布日期:2018-09-26
宮腔鏡是一項新的、微創性婦科診療技術,用于子宮腔內檢查和治療的一種纖維光源內窺鏡,包括宮腔鏡、能源系統、光源系統、灌流系統和成像系統;它是利用鏡體的前部進入宮腔,對所觀察的部位具有放大效應,以直觀、準確成為婦科出血性疾病和宮內病變的首選檢查方法。
一、 宮腔鏡診斷適應癥
1. 異常子宮出血 包括月經過多、月經過頻、經期延長、不規則的子宮出血、絕經后子宮出血等。異常子宮出血在臨床上有多種原因引起,宮腔檢查可排除宮腔內有無器質性病變,如內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癌等。
2. 不孕癥或習慣性流產 宮腔鏡檢查可發現引起不孕的宮腔內病因,如子宮畸形、宮腔粘連、內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內膜結核、部分胎骨殘留。流產的常見原因可能為子宮縱膈、雙角子宮、子宮內口松弛等,宮腔鏡檢查可以做出診斷。
3. B超或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提示宮腔內病變或某些子宮畸形需明確診斷者。
4. 宮腔內異物 通過宮腔鏡檢查可以發現有無胎兒骨片殘留、斷裂節育器殘留等宮腔內異物。還可以了解宮內節育器有無下移、斷裂或嵌頓等。
5. 宮腔粘連 通過宮腔鏡檢查可確定宮腔內粘連的類型、性質和程度等。
6. 幼女或處女的宮頸及陰道病變的診斷。
7. 宮腔鏡手術前檢查 宮腔鏡手術前進行常規的診斷檢查,有助于正確估計手術的可行性,并擬定正確的宮腔鏡手術方案。
8. 宮腔手術后隨訪 宮腔鏡檢查則有助于正確評判手術效果。
9. 激素或類激素替代治療(hormonal repracement therapy, HRT)隨訪觀察 由于藥物的雌激素效應,長期服用后可導致子宮內膜增生、息肉形成,嚴重者甚至出現內膜癌變,需要宮腔鏡進行評估。
10. 宮腔吸片細胞學檢查所見子宮內膜病理組織學檢查異常 有時需宮腔鏡為病變定位取樣送檢。
二、 宮腔鏡手術適應癥
1. 疏通輸卵管開口。
2. 選擇性輸卵管插管通液試驗。
3. 取出斷裂、嵌頓的宮內節育器。
4. 取出宮腔內殘留的胎骨等。
5. 宮腔部分性或完全性粘連 行子宮腔粘連分解術。
6. 子宮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縱膈 行子宮縱膈切除術(TCRS)。
7. 月經過多患者,排除子宮內膜惡性病變,無生育要求,子宮小于8~9周,宮腔深度
小于10~12cm,或同時合并黏膜下肌瘤,肌瘤直徑小于3~4 cm,可行子宮內膜切除術(TCRE)和(或)肌瘤切除術。
8. 有癥狀的單發或多發性子宮內膜息肉,可行子宮內膜切除術(TCRP)。
9. 頸管內贅生物,包括復發性宮頸管息肉、有癥狀的宮頸管息肉樣增生、內突宮頸肌瘤,直徑小于3~4cm。
上一篇:愛愛的結晶——受精卵著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