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作者:馮宗輝 發布日期:2014-11-17
現代生殖免疫學認為,妊娠是成功的半同種移植過程,在母體免疫功能正常時,既保護母體不受外來微生物的侵犯,又對宮內胚胎移植物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并維持妊娠的繼續。自然流產其發病機制復雜,涉及遺傳學、生殖內分泌學等多種病因, 原因不明者約占41.18%~60.00%,其中80%與免疫因素有關。
一、復發性流產的定義和分類
自然流產:是指妊娠28周以前、胎兒體重不足1000g的妊娠物自然流失。
復發性流產(RSA):自然流產連續發生2次或2次以上為RSA。
原發性復發流產:從未有活嬰出生的復發性流產。
繼發性復發流產:曾有正常分娩的復發性流產。
二、免疫型因素:
(1)自身免疫型復發性流產:已知與RSA有關的自身抗體主要有抗磷脂抗體(APA)、抗核抗體(ANA)、抗甲狀腺抗體(ATA)等。其中與RSA關系較為密切的自身抗體是抗心磷脂抗體(ACA)。
(2)同種免疫型復發性流產:
封閉抗體(APLA)缺乏:正常婦女血清中存在一種抗配偶淋巴細胞的特異性IgG抗體,可抑制混合淋巴細胞反應,封閉母體淋巴細胞對滋養層的細胞毒作用,封閉抗體形成不足,滋養細胞偽裝無效,滋養細胞不能生長、分化,最終細胞死亡,胚胎停育,易發生RSA。
國內外不同學者對原因不明性反復自然流產患者進行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后,妊娠成功率達86.2%以上,且未發現對母、兒的副反應,APLA的陽性率明顯高于治療前,而APLA陽性者再次妊娠的成功率明顯高于陰性者。
三、免疫學檢查指征及相關檢查
(1)免疫學檢查指征
1、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產;
2、2次或2次以上自然IVF-ET失敗;
3、控制性超排卵周期,卵泡發育不良,<6個卵泡;
4、枯萎卵;
5、內膜生長不良、菲薄、三線征不典型;
6、原因不明性不孕;
7、免疫紊亂史,如ANA陽性、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等;
8、不明原因胎兒生長受限(FGR)妊娠、羊水過少妊娠史。
(2)復發性流產五大原因分類檢查項目
1、染色體異常:所有的RSA患者夫婦雙方都要進行外周血染色體核型檢查,排除染色體數量和結構的異常。
2、解剖結構檢查;
3、內分泌因素:性激素6項、子宮內膜活檢、甲狀腺功能、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胰島素拮抗(IR)測定。
4、生殖道感染:衣原體、支原體、淋菌及β-溶血性鏈球菌培養,RPR、HIV,優生5項(TORCH):巨細胞病毒(CMV-IgM或IgG)、弓形蟲(TOX-IgM或IgG)、風疹病毒(RV-IgM或IgG)、單純皰疹病毒I型(HSV-I-IgM或IgG)、單純皰疹病毒II型(HSV-II-IgM或IgG)。
5、免疫型因素
自身免疫型復發性流產:
①抗心磷脂抗體(ACA); ②抗核抗體(ANA)、狼瘡抗凝因子(LAC)、β2糖蛋白-Ⅰ(β2GP-Ⅰ)、D-二聚體、凝血4項、補體3、補體4。
同種免疫型復發性流產:
①封閉抗體(APLA);
②細胞免疫型檢查:CD56(NK細胞表面標志)、CD19(B淋巴細胞標志)、CD16+、CD3、CD4、CD8(T淋巴細胞分群)。
③免疫型不孕:抗精子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抗卵巢抗體等。
四、同種免疫型復發性流產的小劑量淋巴細胞主動免疫治療適應證
①流產次數達2次或2次以上;
②夫婦染色體核型正常;
③胚胎染色體核型正常;
④無生殖道解剖異常;
⑤內分泌檢查正常;
⑥自身抗體檢測陰性;
⑦無弓形蟲、巨細胞病毒等感染;
⑧封閉抗體陰性;
⑨夫妻雙方同意接受主動免疫療法。
根據我院的臨床經驗,對于反復性自然流產的患者先進行APLA等檢查,排除其它因素,如果APLA陰性,則采用丈夫淋巴細胞主動免疫療法。具體療程為妊娠前注射治療3-4次,復查APLA,如APLA轉為陽性,則可計劃受孕(包括監測排卵、促排卵、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等),如APLA仍為陰性,則需繼續注射治療,直至APLA轉為陽性后再考慮受孕,妊娠后加強注射治療3次。治療后成功妊娠在87%以上。
我院每周一至周五接診,周四進行相關治療,門診設在產前診斷中心專家門診。聯系電話:0745-2253712。
下一篇:八個常見用藥錯誤